一边是地方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水量递增;一边是流淌过境的黄河水。如何结合,怎么结合?时代的命题,促使河南河务局重塑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
为此,河南河务局积极与地方政府政策沟通、信息畅通、民心相通,力促黄河水+地方工业项目落地生根,持续发展,以黄河水的微“助攻”,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踢出“发展波”。
10月12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巩义市河洛镇黄河金沟控导工程的河南黄河河洛引黄供水水源地工程(隶属河南黄河河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洛水务公司)。
该工程的建设源于2007年年初河南河务局供水局组织并且开展的全省供水调研。经过反复研究论证,2009年9月,河南河务局供水局与巩义市政府、豫联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河洛水务公司(现由黄河水务集团控股),按照股份合作、分工负责、用户融资等合作原则,开发建设河洛引黄供水水源地工程,为巩义市东部地区及豫联工业园区提供水资源支撑。
2010年3月,河洛引黄供水水源地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通水,主要向中孚铝业集团供水,年供水规模约1200万立方米。
铝加工是巩义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以中孚铝业为例,这家以火电、电解铝及铝深加工为核心产业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产出的铝制品远销欧美等地,仅每年向巩义市贡献的税收就高达3亿余元,占巩义市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
中孚铝业集团驻河洛水务公司副总经理张曙光和记者说:“中孚铝业有3座30万千瓦火电机组及高精铝生产车间坐落在豫联工业园区,发电和电解过程都会造成水的大量消耗。自从用上黄河水,公司再不用因为缺水而发愁。更重要的是,有了黄河水的供给,企业不再开采地下水,一方面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填补了因地下水取水量有限造成的扩大生产用水缺口。”
“但河洛水务公司面临不少困难。”黄河水务集团副总经理申智杰和记者说,“目前,河洛引黄供水水源地工程向巩义市东部地区及豫联工业园区供水,实际用水量不足工程设计供水能力的50%,仅能维持河洛水务公司日常运营。要想盈利,还得积极拓展供水空间。”
近些年,国企大唐电力落户豫联工业园区,目前两台66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在加紧施工建设,项目一旦投产运行将成为用水大户。为实现创收,河洛水务公司将目光瞄准了这里。“得到消息,工作人员积极争取,希望大唐项目能使用黄河水。”河洛水务公司负责人马瑞说。
“对发电企业来说,能保证水源百分百供给是第一位的!”就职大唐巩义分公司总经理工作部的张海洋和记者说,“经过对比,公司最终决定选用稳定、洁净的黄河水作为生产用水,现在项目正在谈判中,希望能早日用上黄河水。”
“双方已就采用预交水费方式改建七里铺供水站和铺设输水管线达成共识,水价谈判已近尾声。预计向大唐供水,能发挥水厂近80%的生产能力。”说起这个供水项目,申智杰认为前景可期。
“传统意义的引黄供水侧重于原水供应,水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通过技术处理将原水再加工,向企业等用水户输送水源。”指着眼前一格一格的网格反应池,黄河水务集团吉利分公司总经理王潇自豪地介绍。
洛阳吉利区西南侧的黄河岸边,占地300余亩的白坡水厂坐落在此。这里是河南沿黄唯一一家黄河水源深加工直供水水厂。
与其他水源厂不同的是,这里除了拥有两个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外,厂区内还有几间功能、形状各异的厂房整齐排列。
“水源从进入调蓄池,到输入中石化洛阳分公司生产用水管网,要经过杀菌、加药絮凝、平流沉淀、过滤等多道工序。水厂已经实现自动化控制,所有的工艺都能够最终靠电脑自动实现。”王潇边介绍边在电脑上按下几个键,演示排污过程,不多时就看见翻滚的黑水沿着排污渠排走。据介绍,排出来的都是沉淀下来的污物,虽然经此过程反应池内的水已经相当干净,但还要再经过砂滤、清水杀菌等工艺处理,才可以做到用水标准。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实践,即使在寒冬,原水低温低浊水处理条件最艰难的时候,水厂送出的水也可将浊度控制在0.5个NTU,远小于1个NTU石化公司制作用水规定指标,水质更是远超饮用水标准!”
王潇和记者说,之所以水厂对水质要求极高,是因为水厂主要向中石化洛阳分公司公司制作供水,而其制备除盐水的装置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一旦水中的微颗粒、胶体和有机物含量过高,极易导致过滤器滤芯和反渗透膜的堵塞,过滤器滤芯和反渗透膜一旦堵塞,只能进行过滤器滤芯更换和反渗透膜清洗或更换。对企业来说,更换、清洗起来不仅费时费力,费用更是动辄就要几十万元。如果水质不过关,中石化洛阳分公司光用在更换过滤器滤芯和反渗透膜上的费用,甚至超过百万余元。“我们对水质把关越严,能给地方企业降低的成本就越多,变相为社会创造了效益。水厂的职工都以高品质供水作为自己的责任。”王潇说,“自从我们的水质提高,中石化洛阳分公司除盐水加工生产装置反渗透膜、过滤器滤芯再也没因为水质问题发生过堵塞,每年累计能为他们节省几十万元成本!”
出郑州,向北100多千米,就到了豫北明珠——长垣。这里曾是典型的黄河滩区县,是河南最穷的10个贫困县之一。
“没有稳定的黄河水源供给,长垣经济发展无从谈起。”黄河水务集团工程部刘大川深有感触地说,“没引用黄河水的时候,居民用水都无法保障,更别提发展经济向工厂供水。”
2003年初,为解决长垣城区缺水难题,河南河务局应长垣县人民政府请求,对长垣城区引黄供水可行性进行调研、查勘与论证后,提出与长垣县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引黄供水项目的建议。“这一建议,还被长垣县政府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列为长垣县第一号重点工程呢。”刘大川说。
2004年12月28日,长垣人期盼已久的,优质、洁净的黄河水顺着输水管网悄然流进长垣县的千家万户。10年时间,累计供水约1亿立方米,长垣城区缺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长垣地方经济活动因此迅速活络起来。
“这种供水模式,实现了政府和河务局共同收益,被称为‘长垣模式’。近几年,在长垣模式的基础上,我们不光保证城市供水,还积极调整供水结构,满足新中益电厂等工业用水需求。”刘大川说。
2011年,国家能源局批准河南新中益电厂2×600MW火电机组项目在长垣县常村镇开建。新中益电厂建成后要起到对河南北部电网乃至全国电网提供电源支撑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厂安全生产乃至电网的正常运行来说,水源储备充足,确保达到百分百保障率,至关重要。然而水源供给成了大问题,长垣正处在黄河的“豆腐腰”区段,取水条件复杂。
2013年,为从根本上解决电厂用水问题,黄河水务集团与地方政府多次磋商,统筹考虑长垣境内各方用水需求,决定对周营水厂工程进行改建。
“取水站建在黄河控导工程下游2000米处,我们尽最大可能保障电厂水源的稳定供给。”刘大川说。
向新中益电厂的稳定供水,不仅提高豫北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以及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也促进了长垣地方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大河滔滔,奔流不息,黄河水默默滋润着正雄心勃勃谋求崛起的中原大地,以巩义、吉利、长垣为缩影的城市工业群迅猛发展,彰示黄河水资源正成为河南发展逐渐重要的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