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耕耘一键数控,数字车间、智慧工厂蓬勃兴起,医药制造、前沿材料研制加速布局……走进通川的乡村、工厂、园区,一批新的生产场景、新的技术产品、新的研究突破,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通川区立足雄厚的工业基础,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突破的机遇,通过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助力通川逐步跑出高水平发展“加速度”。
新质生产力赋能,让农业生产更智慧、更高效。近年来,通川区持续提高农业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以良机、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将更多科技要素向田野集聚,全链条挖掘农业提升潜力。
4月2日,在北山镇现代粮油种植园区的大片农田里,机器轰鸣,履带式拖拉机牵引旋耕机和开沟机进行翻旋耕地块和开沟作业,不远处的油菜田里,多架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科学防控工作。
“每年春耕中,农机都要大显身手。施肥、打药、播种、开沟……它们都能轻轻松松完成。”正在此处忙碌的宏德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说,“机器上配备精准施药系统,把配好的药加进去之后就不用管了。”
无人机施肥、自走杆喷雾、智能化播种……春耕中,通川“以机代人”,处处透着“科技范”。“我们合作社就像是‘农事超市’,农民可按需挑选产品和服务。”该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炯介绍。
当前,通川区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智慧化主导的新阶段,各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75%。该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提供“保姆式”“菜单式”服务,机插育秧,免耕播种,秸秆机械化还田等现代技术正大范围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育良种,科技助力增收提质。“草莓易感染病毒,植株脱毒后,其抗病、抗逆性增强。复壮的种苗,产量比非脱毒苗增产30%左右。”4月1日,在苗源生态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大棚里,四川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海洋正拿着苗株,为农户们现场讲解脱毒草莓的优势。
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进行各类经济作物幼苗的研发、生产与推广的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拥有当今国际农业领域一项高新植物育苗技术。在企业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通川区积极引导科技资源要素向农业企业集聚,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质量。
“在区科技局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的激情,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融入传统农业,比如我们的脱毒生姜种苗培育技术,植物嫁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四川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海洋说。
目前,苗源科技成功培育了草莓、铁皮石斛、蓝莓、树莓、生姜以及传统蔬菜苗等10多个品种的种苗。其中,研发的脱毒草莓苗远销成都、上海;研发的脱毒竹根姜,亩产量可达万斤,所有的种苗年销售数量超越500万株。
近年来,通川区加快培育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这一优势产业,不断激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创新创造动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促进要素集中集约配套、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切实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龙头,绿色建材、新材料等为辅的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四川鸿丙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年产能达80万立方米的节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装置高效有序运转,开年至今,企业大干快上,抢订单、抓生产,按需调整员工倒班生产,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满足市场订单需求。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升级改造生产工艺流程,大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提升生产质效,为打造百亿级智能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集群贡献力量。”四川鸿丙节能建材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潘华说道。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通川区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强化创新驱动,不断促进建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四川鸿丙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加气混凝土砌块和隔墙板两种节能环保建材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建筑固废和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引领建材产业向“新”而行,向“绿”而行。企业智能化率达90%以上,产品本土市场占有率达80%,并辐射至重庆、陕西、成都等地。
以“数”谋“新”,以“新”提质。在通川经开区哈创科技(达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四川哈工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师傅们正在对十余台已经组装完毕的激光固化光敏树脂3D打印设备做最后的装配、调试。调试结束后,即将发往浙江、江苏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地。
该企业综管部负责人刘飞和记者说,自去年3D打印设备成功下线后,企业就订单不断,截至到目前,企业订单量已有200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0%。
产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也得益于企业从始至终坚持以科技为引领,不断强化研发技术。四川哈工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来通川区着力引进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其研发技术优势,企业致力于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激光固化光敏树脂3D打印机、激光烧结金属粉末3D打印机等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手办、轮胎模型、模具等多个行业领域。
“我们将乘着建筑市场逐步回暖的东风,以培养技术骨干为抓手,继续保持奋发态势,逐步扩大产能,推动生产、研发、技术等各方面优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实现全年产值过亿元,为助力通川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新贡献。”刘飞说。
记者走进固源集团西南区医疗产业园二号厂房看到,厂区无尘无菌生产车间“科技感”十足,车间里,十余台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正在有序运行,一只只“机械手”按照指令进行各类医疗耗材的自动生产、制作、脱模、包装等工作,工作人员严格根据相关要求身着防护服,进行技术指标监测和成品组装。整个生产线采用了国际先进生产线,实现了全智能化操作。
固源集团西南区医疗产业园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约100亩,总建设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通川建设百亿级医药健康产业的重点代表项目之一。项目以生产医疗耗材为主,拟建设医疗器械、医疗耗材、零部件、产品装配、精密模具等五大产品线,打造集生产、研发为一体的高品质西南区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25亿元,年入库税金约2.5亿元,可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
“开工后我们的订单就一直源源不断,呈满负荷运转模式,我们主要生产的反应杯、试剂盒以及吸液头等系列新产品,主要销往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国外主要销往英美两国,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拓展销售经营渠道,争取达到企业年度生产目标。”达州市固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张敏表示。
从项目签约到落地开工仅2天、从项目落地到投产仅7个月……作为通川经开区“四大园区”之一,固源西南区医疗产业园高品质发展、高效率推进,是通川区谋定园区集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通川坚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四大百亿级园区,通过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和空间布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新优势。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川菜园、宏隆肉类、三圣宫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以固源医疗器械、地奥天府、国药控股(达州)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园;以哈创科技、帝泰克、通纤新材料为代表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以源美冷链、西南冷链为代表的公铁物流产业园。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通川区经信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当下的通川正统筹谋划未来产业技术策源、成果孵化、产业培育、生态打造,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