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的需求来自金属成型,按金属成型前形态,可大致分为粉末成型、液态成型和固态成型。
固态成型,是基于材料塑性,施加挤压、拉拔、冲压等外力进行,或进行机器加工的方式实现金属成型,该方法仅适用于形状简易的结构件,无法用于复杂结构件(例如汽车发动机);
粉末成型,是基于粉末态金属经过冶金(烧结成型)、注射(与粘结剂混合注射于模型)、3D打印(逐层打印)等方式制成完整金属形态,制备成本较高;
液态成型(又称为铸造),是将液态金属引入到与金属零件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冷却凝固得到零件的方式,该方式下零件精度高、一致性水平强、适用金属范围大、成本较低,是比较广泛的金属成型方法。
铸造,又进一步分为砂型、熔模、压力、低压、离心、金属型、真空、挤压、消失模、连续等数十种铸造方法,其中压力铸造因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适用于复杂结构件,先应用于汽车工业和仪表工业,后扩展至农业、机床、电子、国防等行业大范围应用。
压力铸造的核心原理,在于将液态金属在高压下以较高的速度填充入型腔内,并使金属在压力下凝固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高压和高速是与其他铸造方式的根本区别。
因会计准则差异,力劲科技每年会计报告日为三月末,近期数据为2021财年,对应期间2021Q1-2022Q1。
作为金属成型方式的一种,压铸机被大范围的使用在制造业,包含汽车、电器、3C和机电工具等领域;对于汽车一体化压铸大型零部件来说,需要用吨位超过6000的大型压铸机,目前具有生产能力的企业有力劲科技、伊之密、海天金属和瑞士布勒。
国内压铸机市场占有率较为集中,力劲科技占比达到56.8%,其次为伊之密12.3%;然而目前大型压铸机的市场更为集中,力劲科技占比达到90%。
那么,压铸工艺在传统汽车需求和一体化压铸需求,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们接下来逐一分析。
汽车生产制造,可分为两大工序:车身成型和零配件加工(包含底盘、发动机、电器设备等),其中车身又进一步分为上车身和下车身,下车身分为前机舱、中底板和后底板。
在传统汽车生产的基本工艺中,汽车零配件结构较为复杂,金属成型一般会用铸造工艺(液态成型);而车身成型,是将简单结构件进行冲压(固态成型)+焊接的构造方式。
虽然冲压+焊接的方式在传统汽车生产上具有简易、固定投资成本较低的优点,但焊点数量多导致生产耗时久。
使用一体化压铸替代“冲压+焊接”可有效解决耗时久的问题:一体化压铸是使用压铸工艺,将原先的多个原材料集中为小件结构件,再焊接成车身,大幅度减少了焊接时间和制造成本(由于一体压铸件投影面积大,热处理易引起零部件尺寸变形与表面缺陷,因此一体压铸利用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省去热处理工序)。
例如特斯拉压铸生产Model Y后底板,将原先的80个零部件集成为1个、700-800个焊点缩减至50个、制造时间从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制造成本下降40%、对车身制造具有革命性意义(这与历史上特斯拉订单饱满,交付难度大,缩紧制造时间紧迫性较强有直接关系)。
因压铸机需要覆盖压铸件投影面积,投影面积越大(压铸件越大、结构越精密)对压铸机的锁模力需求越大(锁模力是为避免施压注入熔融金属液时模具被压力顶开、而向模具施加的力) 。
历史上压铸件多为较小的汽车零部件,极限锁模力的压铸机不过4000-4500吨,而对车身后底板进行压铸需要6000吨(例如特斯拉对后底板的压铸率先采用了6000吨压铸机)、前舱和中底板需要1万吨、要想实现全车身一体化压铸,则需要1.8-2万吨。
不过,一体化压铸在提升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额外的缺陷。
主要是后续的维修成本过高(据报道,特斯拉model Y售价29万元,有车主后底板维修费高达20万元),虽然保险赔付80%,但未来市场化车险价格会针对一体化压铸底板有所提升,因此,一体化压铸本质上将部分成本从生产制造端转移给了消费者。
目前一体化压铸的在汽车下车身的渗透是由整车厂主导:特斯拉先行,其他厂商跟进;随着一体化压铸汽车的放量以及潜在保险成本和高昂的维修成本,消费者存在选择偏好的潜在转向,一体化压铸的渗透可能会出现整车厂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
业务包含压铸机、注塑机和CNC加工中心(数控铣床),2021年占收入的占比分别是71.9%、25.8%、2.3%,2018-2021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2.2%、11.1%、-3.1%;
业务包含注塑机、压铸机、橡胶注射机,2018-2021年收入增速为24.7%、9.9%、7.2%,2021年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73.2%、16.2%、3.6%,因此公司的收入主要受注塑机的影响。
从2021年压铸机收入体量上看,力劲科技(30.9亿元)伊之密(5.72亿元),两者规模相差较大。
再拆成季度看看:(力劲科技只有半年度财务数据,因此对半年度增速均匀至季度水平)
2021年收入稳定增长,分产品看:压塑机同比增长37.33%、注塑机同比持平,压铸机受益于特斯拉以及其他国内压铸企业订单量提升。
利润增速高于收入,主要是毛利率提升1.47pct,至29.21%,主要受毛利率较高的大型压铸机在收入中占比有所提升。
前三季度收入微增,是因注塑机行业下行导致需求疲软,企业降价促销带动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利润实现大幅负增长,降价去库存导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4.41pct至30.1%。
力劲科技2019和2020年现金流好于利润,主要是因前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导致现金流后置,但2021年现金流明显较低,主要是因大客户(特斯拉)对货款的拖欠导致应收账款提升、以及大型压铸机订单增多导致备货占用现金流。
伊之密净现比波动主要是因应收和应付虽公司规模扩大而提升,但总体上现金流与利润较为匹配。
伊之密和力劲科技,资本支出在2020年和2021年有明显的提升,主要是为满足日益提升的大型一体化压铸机订单需求,新建产能导致资本化支出提升。
从整体毛利率上看,伊之密的压铸机毛利率高于力劲科技,主要受产品结构影响。
力劲科技压铸机产品低端占比较高(缺乏具体比例,需后续调研跟踪),这主要是为实现收入增长而满足行业所有场景的需求,包含汽车、摩托车、家电、3C和机电工具行业,产品品类较多(锁模力覆盖范围广),其销售额从2010年10亿元提升至2021年40亿元。
伊之密在此期间更看重注塑机的发展,压铸机的收入从始至终维持在5亿元上下,产品围绕高毛利率大吨位场景。
不过,随着2020年大型压铸机(6000吨)的放量,力劲科技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而2022年伊之密为了扩张大型压铸机对库存降价促销毛利率有明显的下滑,因此2022年力劲科技压铸机毛利率超过伊之密。
未来,随着压铸机锁模力不断的提高,两家企业的压铸机毛利率有望同步提升,但因伊之密的注塑机业务占比更高,整体毛利率水平主要要看注塑机的情况。
净利率差异主要根据毛利率的大小,不过力劲科技净利率表现好于它的毛利率表现,表现主要是因其较低的管理费率。
伊之密和力劲科技的销售费率(都在10%)和财务费率(在1%左右)的差异较小,费率差异主要是在管理和研发费率,伊之密(15%)力劲科技(5%),由于公开信息较少,推测是人工薪酬上的差异。
伊之密与力劲科技的权益乘数与总资产周转率相差不大,主要差异在净利率上,进而决定了ROE水平,未来随着净利率提升,ROE有望进一步回升。
对于压铸机的市场增量,主要关注于大型压铸机(通常锁模力大于6000吨)。
其中:压铸机销量=压铸件需求/10/产能利用率;压铸件需求=纯电动车销量*压铸渗透率;
公式中:除以10的原因是每台压铸机每年约可产出10万套压铸件;除以产能利用率的原因是目前压铸机刚刚应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代表着虽然行业中压铸机较多的销量,但大多没有全部投入生产)。
以上增长公式中,电动车销量、压铸渗透率是带动压铸机市场提升的重要的因素,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压铸机市场有所压制,三大因素分别来看:
需要明确的是,未来一体化压铸的使用方面,纯电动汽车(包含增程式汽车,因直接通过电池提供动力)将领先于燃油汽车,其本质原因是:
虽然压铸工艺相较于冲压焊接工业制造成本更低,但其压铸件主要使用铝材,能带来轻量化的性能提升,而新能源车对于轻量化的需求急迫性远高于传统汽车与混动汽车,因此压铸机渗透将首先考虑纯电动汽车。
根据国海证券测算,以50万辆/年产能计算,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可实现总成本(涵盖投资所需成本和制造成本)下降约1.5亿元:虽然压铸岛的投资成本高出冲压工艺,但其节省了焊点数量,导致制造变动成本偏低,这也代表着,要想一体化压铸实现较低的成本,必须要较大的产能来摊薄固定成本。
因受限于钢制模具的熔点,压铸工艺适合熔点比钢低的铝、镁、 锌、铜等金属零件的铸造,因铝合金制品具备质轻优势,在车用铝合金零部件中占比超过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