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产能不足,又因环境治理,三分之一染缸面临拆除。正闯关IPO的江苏聚杰微纤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杰微纤)持续盈利能力堪忧。
聚杰微纤地处江苏苏州,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家族企业。报告期(2015年至2018年6月30日),其产能利用率接近或超过100%,已经陷入瓶颈。更为严峻的是,公司38台染缸中13台面临拆除。此次IPO,公司试图通过改扩建及升级来新增产能。
不过,这一愿望能否顺利实现还存在变数。报告期,聚杰微纤盈利能力较弱,不仅营收和净利增长缓慢,且净利对出口退税高度依赖。去年上半年,其退税金额占净利润的63.22%。
备受关注的是,聚杰微纤还患上大客户依赖症。报告期,公司第一大客户迪卡侬为其贡献的营业收入逐年攀升,去年上半年贡献的营业收入占比达77.24%。而且,迪卡侬同时还是公司供应商。
针对以上问题等,长江商报记者上周向聚杰微纤发去采访函,但未收到具体回复。
聚杰微纤拥有全球知名运动品牌零售商迪卡侬等国际知名品牌客户。不过,自2011年至今的8年间,迪卡侬一直是其重要客户,近年来晋升为第一大客户。
报告期,聚杰微纤向迪卡侬销售的收入分别是1.95亿元、2.58亿元、3.07亿元、2.08亿元,占公司营收的46.86%、61.11%、70.85%、77.24%。同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出售的收益为2.36亿元、2.97亿元、3.30亿元、2.25亿元,占公司出售的收益的56.67%、70.45%、76.11%、83.63%。剔除迪卡侬的销售占比,其他4家贡献均不到10%。
此外,从报告期经营业绩看,虽然迪卡侬为其贡献的营收逐年增长,但聚杰微纤业绩增长十分缓慢。报告期,其实现的营收分别为4.16亿元、4.22亿元、4.33亿元、2.69亿元,2016年、2017年同比分别增长0.06亿元、0.11亿元,增幅仅为1.32%、2.75%。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上半年,虽然营业收入似乎有较大幅度增长,占上年全年的62.12%,但净利润与之并不同步,占比仅为47.22%。
招股书显示,聚杰微纤报告期,外销收入分别是2.81亿元、3.22亿元、3.22亿元、2.13亿元,占公司当期营收比重为67.61%、76.38%、74.41%、79.34%,占比呈上升之势。
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这或将对聚杰微纤类企业产生冲击。2017年,公司出口出售的收益增长停滞或与此有关。此外,如果国际及地区间贸易摩擦加剧,将会增加企业出口成本,去年上半年,聚杰微纤增收不增利或源于此。
备受关注的是,聚杰微纤的净利润对出口退税存在高度依赖。报告期,其因出口退税政策获得的产品增值税退税金额分别为3289.65万元、3567.17万元、3747.22万元、2093.03万元,分别占同期净利润的49.31%、46.72%、53.45%、63.22%,占比逐渐上升。
此外,由于聚杰微纤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因而其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按15%缴纳。因此一项,报告期,其享受的所得税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789.17万元、797.09万元、688.39万元、360.53%,分别占净利润的11.86%、10.35%、9.75%、10.89%。加上出口退税金额,聚杰微纤因为税收政策获得的金额占公司净利润的占比分别是61.17%、57.07%、63.20%、74.11%。
上述表明,聚杰微纤对增值税退税及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很明显依赖。一旦税收政策调整,或者公司出口业务规模下降,亦或丧失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这将对其净利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虽然增值税退税金额增长,但聚杰微纤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18%。可见,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较弱。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公司产能利用率为88.64%、75.88%、98.57%、114.30%,超细纤维仿皮面料及超细纤维功能面料产能利用率为100.96%、105.82%、113.40%、113.96%,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的产能利用率为25.32%、72.55%、100.36%、94.16%。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公司生产备基本上满负荷运行,产能接近上限甚至要靠外协才能满足,公司产能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产能瓶颈带给聚杰微纤的影响较为显著。因为产能不足,公司只能优先向优质客户供货,从而加剧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同时,公司将部分工序委外加工,或加大了营业成本。
雪上加霜的是,因为环保压力,聚杰微纤还面临着产能被强制压缩问题。苏州吴江区环保局于去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三水同治”印染行业专项整治。其中聚杰微纤子公司聚杰染整在38台设备中,需拆除13台染缸,达到核定设备数25台。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尚未拆除上述13台染缸。聚杰微纤称,染缸拆除事项对公司原已存在的产能瓶颈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采取加大外协等多重措施减少对生产经营影响。
上述拆除染缸子公司还曾因环保问题两次被处罚。2017年9月20日,吴江环保局对其锅炉废气进行采样,结果氮氧化物超标,遂对其作出责令改正违法排污行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去年2月24日,吴江环保局再次对该子公司进行处罚,原因是其固态废料的种类等有关的资料未按规定向环保布局登记申报。